新闻资讯

传递信任 创造价值 共同成长

工信部《工业企业和园区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设指南》:开启工业绿色转型新纪元

发布时间:2025-03-28

在工业节能降碳的征程中,一场意义深远的变革正悄然拉开帷幕。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工业企业和园区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犹如一把钥匙,开启了工业绿色转型的新大门,为我国工业领域迈向碳中和注入了强劲动力。



01从传统到革新:能碳管理的华丽转身


过去,工业企业的能源管理大多停留在能耗数据的简单采集与分析层面,犹如盲人摸象,只能窥见局部,难以把握全局。而如今,《指南》的发布,让能碳管理从单一能耗管控迈向“能碳双控”的新时代。这绝非仅仅是名称的简单更迭,而是管理范畴的跨越式升级。


《指南》要求能碳管理中心实现“能耗查询—碳排放核算—碳资产管理”的全链条覆盖,这意味着企业不仅要关注能源消耗,还要精准核算碳排放,更要科学管理碳资产。在供应链碳管理和产品碳足迹核算方面,《指南》更是提出了全生命周期数据贯通的要求,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回收,每一个环节的碳数据都要清晰可查。这不仅满足了国际碳关税等政策对产业链碳数据透明化的要求,更为企业在全球市场竞争中赢得了“绿色通行证”,让“中国制造”在国际舞台上更具竞争力。


02从人工到智能:技术赋能决策革新


传统能源管理系统高度依赖人工经验来制定节能策略,这种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因人为因素出现偏差。新一代的数字化能碳管理系统则借助人工智能大模型和工业互联网技术,实现了从经验驱动到 AI 决策的代际跃迁。


以“能效平衡与优化”功能为例,系统能够基于实时采集的海量数据,动态优化设备运行参数。它仿佛是一位智能的“能源调度专家”,能够精准预测未来用能需求,并自动生成最优调度方案,让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在碳排放端,系统内置的碳核算模型组件直接对接国际标准(如 ISO 14067)与国内行业规范,确保数据的合规性。更令人惊叹的是,它将碳核查周期从过去的数月压缩至实时生成报告,让企业能够第一时间掌握碳排放情况,及时调整策略。


这种“算法驱动决策”的模式,让节能降碳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预判,企业不再是在政策压力下的被动执行者,而是成为积极主动的绿色转型参与者。


03从孤立到协同:数据生态的深度整合


过去,工业企业的能源管理系统往往各自为政,形成了一个个数据孤岛。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企业与上下游供应商之间,数据难以流通,协同效应无从谈起。而《指南》中的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通过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打破了这些壁垒,构建起跨企业、跨园区的数据共享网络。


在供应链碳管理中,上游供应商的原材料碳排放数据可以无缝接入下游企业的碳足迹核算模块,形成一个完整的全链条碳数据池。这种生态化协同不仅提高了数据的利用效率,还为碳资产交易、绿电溯源等场景提供了可信基础。技术架构上的“六层架构”设计(基础设施层—互动展示层),特别是区块链存证技术的引入,更是解决了多主体数据互信的难题,让数据在安全、可信的环境中自由流动。


04从成本到价值:管理模式的根本转型


以往,能源管理系统在企业眼中往往只是成本管控的工具,投入大、收益不明显。然而,《指南》中的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它通过碳资产管理功能,为企业开辟了价值创造的新路径。


《指南》明确要求系统支持碳配额测算、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管理及履约预警,为企业配备了一个功能强大的“碳金融工具箱”。试点园区的数据已经证明了这一点:通过系统动态优化碳配额使用,企业年均减少超排罚款超千万元,而碳资产组合管理更是带来了额外的收益。这种“管理即增值”的新模式,让企业重新审视节能降碳的价值,从过去的“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


05从政策到实践:落地实施的关键保障


《指南》的发布只是第一步,关键在于落地实施。工业和信息化部已经启动了全国性的宣贯行动,通过多种渠道向企业和园区解读《指南》的内容和要求。首批试点企业的反馈令人振奋,新系统可使综合能效提升 15% 以上,碳管理成本下降 40%。这些数据背后,是企业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提升。


《指南》从组织机构、管理制度、网络和数据安全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保障措施,确保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的高水平建设和高质量运行。这不仅是技术的升级,更是管理模式的革新。企业和园区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建设模式,无论是自行建设、联合建设还是委托建设,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径。


世通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解决方案

1、专业的技术与服务团队

世通国际认证拥有近100位专业团队成员,具备顶级的专家智库,能够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能碳管理服务。作为国家认监委批准、认可委认可的可颁发认证证书的权威机构,世通在碳中和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权威的资质,同时世通是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单位、青岛市节能协会碳中和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南省工信厅第一批“零碳工厂”“超级能效工厂”推荐第三方服务机构和国家绿色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工信部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管理平台备案的第三方评价机构。



2、定制化服务&入驻云端平台指导服务


世通提供的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解决方案涵盖能耗查询、碳排放核算、碳资产管理、供应链碳管理等多个功能模块。其系统能够帮助企业建立覆盖企业、产品的碳排放量计算方法,形成碳排放评价关键因子数据库。此外,世通还提供碳资产管理体系的建设和认证服务,帮助企业建立健全从温室气体核算、统计、监测到交易全过程的管理系统。世通提供定制化服务或入驻云端平台指导服务,欢迎有需求的企业来电咨询。



3、丰富的服务案例


世通自 2003 年创立以来,深耕行业二十余年,服务范围覆盖全国,已累计为超过 36,000 家企业组织提供专业服务,累计颁发证书数量突破 100,000 张,彰显出强大的专业实力与市场公信力。特别是在绿色低碳领域,世通成功助力数百家企业实现绿色化转型,成功申报绿色工厂项目超百个,积累了深厚且丰富的项目经验,认证服务的专业性和绿色低碳解决方案的创新性得到了广大客户的一致认可!


世通凭借自身研发实力,成功推出 “碳易得(建筑)碳排放计算信息化工具系统”,并顺利获得软件著作权。该系统自应用以来,赢得了客户的广泛赞誉,也得到了当地政府部门的高度认可。未来,世通将严格遵循《工业企业和园区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设指南》要求,持续完善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的建设,通过不断优化功能与服务,解决不同企业在能碳管理方面的需求,量身定制精准有效的能碳管理解决方案,助力企业在绿色发展道路上稳健前行 !


工信部印发的《工业企业和园区数字化能碳管理中心建设指南》,绝不仅仅是一份文件,它是中国工业迈向碳中和的“操作系统”级变革。它以数字技术为引擎,重构了工业绿色竞争力,让节能降碳不再是企业的负担,而是创造价值的新机遇。


随着《指南》的深入实施,一场以数字技术赋能工业绿色转型的浪潮将在全国范围内掀起。这是一场关乎未来、关乎可持续发展的变革,每一个工业企业、每一个园区都将是这场变革的参与者和受益者。让我们携手共进,在数字化能碳管理的道路上坚定前行,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共同开创一个绿色、低碳、智能的工业新时代。

全国服务热线:

400-675-8617

总部地址:青岛市高新区竹园路2号

认证中心:青岛市英德隆大厦21层

  • 浏览手机端

  • 关注公众号

Copyright © 2018-2024 山东世通国际认证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鲁ICP备09071377号

技术支持:微动力网络

×
世通智能客服